塔高计算:
(1)吸收区高度h0的计算
根据文献资料的经验值,旋流板塔的停留时间常在2.5s-5.5s之间,由于本设计采用NaOH吸收,故停留时间取4.5s。故吸收区的高度h0=u*t=3×4.5=13.5(m).由于每层的塔板间距hx取860mm,故塔板数n=h0/hx=13500/860=16段。
(2)椭圆封头高度h1的计算
由于塔径为4900mm,按照椭圆封头长短轴之比为2:1的比例计算得,椭圆封头高度h1=0.5*2500=1225mm。
(3)塔顶空间高度h2的计算
根据经验,本设计中塔顶空间高度h2取2500mm
(4)除雾段高度h3的计算
除雾板塔段的高度按经验可不超过(0.8~1)(D-Dm)。故本设计中除雾板塔段高度h=0.8(D-Dm)=1600mm(即除雾板到下层旋流板的塔板间距为1600mm)。
(5)塔底空间高度
塔底空间既比较后一层旋流板到椭圆封头的距离。由于气体进口的直径为1750mm,人孔直径为800mm,比较后一层旋流板到人孔中心线的距离为2300,气体进口接管到人孔中心线的距离为2050mm,气体进口接管到椭圆封头的高度为2500mm。塔底空间的总高度为6850mm。
(6)塔底椭圆封头高度
计算同塔顶椭圆封头高度,故塔底封头高度h5=h1=1225mm
(7)支座高度的计算
支座高度取1900mm,
塔高的计算结果见下表2-3
烟囱计算
根据《烟囱设计手册》,烟囱设计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:
1. 烟囱的平面位置。
2. 烟囱高度。
3. 烟囱上,下口的内直径。
4. 烟道平面布置。
5. 烟道剖面尺寸。
6. 烟道与烟囱的连接位置。
7. 烟囱上安装设备的有关资料。
8. 烟气的成分,浓度,湿度,比较高温度和流速。
《烟囱设计手册》所包括的烟囱筒壁有砖筒壁和钢筋混凝土筒壁两种。在设计烟囱时,应根据烟囱的高度,地震烈度,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。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烟囱高度和地震烈度。当烟囱高度大于60m或地震烈度为8度且为Ⅲ类场地土时,不采用砖筒壁。当烟囱底部外径d≤2.5m时,烟囱高度≤(20~30)d;当烟囱底部外径d﹥2.5m时,烟囱高度≤20d。由于除尘后的清洁气体已达标,因此对烟囱高度没有特殊要求,只是作为气体的排放设备使用。综合考虑该项目具体情况,确定烟囱底部外径d为1.72m,烟囱高度设为30m,高度30m﹤60m 因此烟囱采用的是砖筒壁。根据手册,砖筒壁的坡度、厚度和分节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 按烟囱高度进行分节,每节高度宜15m,并且不宜超过15m。
(2) 筒身坡度一般宜采用2%~3%。
(3) 筒身厚度应自上而下逐段加厚,每节一般加厚120mm。比较上面一节应按规定采用。(1) 当筒身顶口内径小于或等于3m时,为240mm;(2) 当筒身顶口内径大于3m或设有平台的筒壁,为370mm。因此,根据手册规定及计算得:
① 取筒身坡度为2%,则烟囱上口内径为(1.72-0.24×2-30×2%×2)=0.04m;烟囱下口内径为(1.72-0.36×2)=1m。
②烟囱高度为30m
③筒壁分节每节高度为15m,共两节。
④筒壁上面一节厚度为240mm;下面一节厚度为360mm。(5)烟囱采用砖筒壁。